當前,俄烏戰爭如火如荼。作為軍人,我們正以獨特的視角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研判著這場戰爭帶來的新特點、新變化,在別人的戰爭中學習戰爭。由于這場戰爭正處于進行時,現在總結經驗教訓,為時尚早,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軍人現在需要的不是亢奮,而是冷靜,而是思考,戰略思維的深邃才最具有歷史的穿透力。我們今天介紹的是《百面戰旗紅》之“智勇偵察排”的英雄事跡。雖然介紹的只是一個排,但可以小見大,小故事后面有大背景,小戰斗當中有大道理。智者自會在歷史的多棱鏡中有所感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以后,美帝國主義糾結十六國聯軍,在出兵侵略朝鮮的同時,把戰火燃向了我國的邊境線,嚴重威脅了我國的安全。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為了國家的安全利益,為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我國被迫出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歷經半年多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愿軍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漢城以南,迫使美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并形成對峙局面,戰線基本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地區。
在勝利的形勢下,中國統帥部并沒有盲目樂觀,毛澤東主席審時度勢,根據敵我力量對比,將我軍的戰略目標由“將美軍趕下大?!?,調整為“以三八線為界實現停戰”。毛澤東主席還根據情報分析,洞察秋毫,得出美軍有可能重蹈仁川登陸的覆轍,將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朝鮮蜂腰部攔腰截斷,陷我于不利境地。于是他指示志愿軍迅速成立反登陸作戰指揮部,并立即完成相關作戰部署。他提出,“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謀求于更有利地位”。
根據志愿軍司令部指示,曾經在漢江防御作戰中功勛卓著的50軍再次入朝作戰,于1951年11月5日至12月1日,先后通過四次大的跨海奪島作戰行動,對盤踞在沿海島嶼上的韓軍“白馬部隊”和美軍情報設施進行了毀滅性打擊。
特別是50軍148師獨立偵察連在大和島作戰中,及時獲取當面之敵的重要情報,在登島作戰中擔任開路先鋒,為50軍完全收復西海岸被“白馬部隊”盤踞多時的10余個島嶼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軍的攻島行動,將美軍企圖利用這些島嶼作為登陸支點的如意算盤打碎了一地,板門店談判桌上美軍代表以“島嶼換開城”的無賴言論從此壽終正寢。
但是,敵人不甘心失敗。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1952年,“白馬部隊”再次到我軍沿海島嶼進行騷擾。為打掉敵人的氣焰,148師決定由師獨立偵察連再次出馬,組成偵察小分隊到灰島設伏,打敵措手不及?;覎u之戰,獨立偵察連2排1班潛伏60余小時,交火不到30分鐘,擊斃敵4人、俘虜4人、繳獲小汽船1只、卡賓槍4支,執行任務的偵察小分隊9名干部戰士無一傷亡。此戰規模雖然不大,卻傳遞了我軍守島固岸的堅定信息,給敵人以不小的震懾?!鞍遵R部隊”匪首鄭光南不久后絕望舉槍自盡,余下殘匪對我方騷擾幾乎絕跡。
此時,美軍賊心不死,仍然準備拼死一搏,對我進行登陸作戰。10月份以后,“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加快了組織登陸作戰演習的節奏,3個月間竟達22次之多。演習中,出動了6艘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30多艘驅逐艦,并搭載大量登陸部隊。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毛澤東主席高度重視美軍從朝鮮海岸發動登陸進攻的可能性和粉碎敵人登陸進攻的重要性,于1953年1月16日批發了總政治部擬定的《積極準備,堅決粉碎敵人冒險登陸的政治動員要點》。要求志愿軍全體指戰員“除繼續加強三八線作戰,積極殲滅敵人外,必須用一切力量加緊側后準備,為徹底粉碎敵人的登陸進攻而斗爭?!?/FONT>
為此,志愿軍嚴陣以待,朝鮮戰場兵力達到了最高峰的20個軍,連同各特種兵部隊、鐵道兵團和后方勤務部隊等,共135萬人。其中79個作戰師中有53個作戰師都部署在海岸沿線上。志愿軍空軍和海軍也參加了反登陸作戰準備。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規??涨?、卓有成效的反登陸作戰準備,美國當局才沒敢軍事冒險,最終不得不撤銷了克拉克登陸作戰的狂妄計劃,志愿軍才能放心大膽地進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逼敵就范,并于當年7月27日與“聯合國軍”簽訂了有利于我的朝鮮停戰協議。
1953年8月,朝鮮停戰一個月后,硝煙散去,塵埃落定,志愿軍總部解除東西海岸反登陸作戰任務,通報表彰貢獻突出的部隊,50軍148師獨立偵察連2排被授予“智勇偵察排”榮譽稱號。
志愿軍反登陸作戰的勝利告訴我們:只有“有備才能無患”,只有“能戰方能言和”。勝利是打出來的。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很難得到。戰爭的是非曲直是由政治家來決定的,軍人的天職就是打仗,和準備打仗。因此,我們現在時刻準備著!
加載中,請稍候......